汝州寻“绣”:绣子绣女 千年传承
2023-05-10 08:12:36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关注河南热线

历史上的汝州丝织业非常发达,几乎家家有织机

李晓伟


(资料图)

在老汝州,未出阁的女子被称为绣女,已出阁的女性被称为绣子。这种称呼,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颇为罕见。

汝州是丝绸的主要产地和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之一。随着汝绣的产生,勤劳善良的汝州绣女和绣子,也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汝州桑蚕丝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丝绸技术传至中亚是在公元3世纪前后,此后在波斯、东罗马等地发展的桑蚕丝织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地,就是中国。

西汉《淮南子》记载:“黄帝之妃西陵氏始蚕,即为先蚕。”淮南王《蚕经》曰:“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盖黄帝制衣裳因此始也。”《世本》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

这就是说,黄帝正妃嫘祖发明了桑蚕织丝技术。中国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轩辕黄帝在具茨山(新郑市大隗山)称帝建立有熊国,后又到大熊山(今汝州市大红寨山)一带治山治水,造田农桑。如今,汝州仍然传颂着黄帝和嫘祖的光辉事迹。

明代《正德汝州志·风俗》引用西晋的《风土记》云:(汝州)“士为道德性命之学,民有丝绢绸絁之富。”清代《汝州全志·风俗》载:“汝州士敦诗书,农务稼穑,女习纺织,亦知养蚕缫丝。惟工商贸易多流寓人为之。”可以看出,汝州桑蚕丝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汝州的丝织业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副业,绢帛作为主要衣料,直至棉花全面推广以前,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正因汝州桑蚕丝织业植根很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历经破坏,仍可迅速恢复发展。唐安史之乱、唐末及五代,华北地区虽屡受战争破坏,但政局稍稳定后,这里的桑蚕丝绸业便迅速恢复、发展。

总而言之,唐后期、五代、两宋,华北平原虽屡遭破坏,但桑蚕丝绸业作为传统手工业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迅速地恢复发展,始终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汝州之地到处生长饲蚕植物

汝州的养蚕历史可谓悠久。起初养蚕应当是野养(即在树木上放养),后来发现野养时蚕虫容易产生病害或遭鸟类捕食,因此就改为室养。桑叶是养蚕的最佳饲料,所产蚕丝质量最高。因此,历来室内养蚕首选桑叶。不仅民间种桑养蚕,官方也有相当大数量的桑林。明代《正德汝州志·官民桑枣》记载纳税的桑树数量:汝州,官桑三千五百五十二株,民桑二十二万六千四百五十八株;郏县,官桑五千八十七株,民桑一十七万七千八百一十九株;鲁山县,官桑六百六十四株,民桑九万三百五十二株;宝丰县,官桑五百三十二株,民桑九万八百零二株;伊阳县,官桑二千一百五十七株,民桑三万六千七百三十五株。另外,汝州(不包括它县)不起科(免税)的桑树还有六十三万五千五百零七株。清代《汝州全志·食货》载:“汝州有桑,有四种,山地多荆桑。柘,叶饲蚕作丝为琴弦最佳。”

汝州之地除了到处生长桑树(历史上大量植桑)之外,还有各种各样可以饲蚕的植物,诸如柘叶、槲叶、柞叶、榆叶、荆叶、栗叶、柳叶、木槿叶、蓖麻叶、无花果叶,等等。如今,汝州大峪大熊山(大红寨山)及其周围山上还有数千亩柞桑林,“嫘祖养蚕坡”是其中最为有名的。据传说,这些柞桑林都是当年嫘祖带领妇女们栽植的。嫘祖还教会妇女们缫丝织帛的技术。

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汝州还有大面积桑林,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几亩乃至几十亩桑园。当时的纸坊公社桑树最多,名闻遐迩。尤其是康街村、纸南村、料棍张村、姚楼村、车渠村、长阜村,村村都有上万株桑树,每年各村产出桑叉(农用工具)上万把,同时也从事集体养蚕业,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地方,一度成为汝州市的富裕村典型。

汝州丝织业传承有序、蓬勃发展

汝州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洛阳、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的中间,与这些城市的距离也相差不多。汝州的地理面貌也十分奇特,两山夹一川,东西走向的汝河川地则是天然的东西通道。汝州古称“地当孔道”,用现代说法就是“交通咽喉”“交通枢纽”。

正是汝州特殊的地理,造就了汝州丝织业的传承有序和蓬勃发展。历史上,汝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丝织业非常发达,几乎家家有织机、人人会纺织。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沿海纺织产业的发展,很多汝州人发扬敢闯敢拼、吃苦耐劳的精神,到南方打工创业。

为了让汝州籍企业家坚定回乡创业的决心,汝州市决定建设机绣产业园,2015年9月开工,3个月就建成投用。

汝绣机绣园生产的汝绣产品以前大多出口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如今园区生产的产品有中式嫁衣、工艺壁画、婚纱礼服、窗帘墙布等,产业链条也从单一的生产加工,延伸到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等,已走向世界各地。

汝州的绣女和绣子,正在用纤巧的双手编织着崭新的故事,在“汝绣”产业的发展中展现着女性的尊严和价值。

责任编辑:hN_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