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平畴绘就新画卷——范县大力发展特色设施农业掠影 通讯
2023-04-28 07:01:34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范县龙王庄镇张楼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张雯博 摄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晓静 本报通讯员 李红忠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等信号,范县围绕“四强一美”目标,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下真功,以实干实效做出回应。该县大力培育温棚瓜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产业,擦亮“范县大米”“黄河鲤鱼”等品牌,打造了一系列高标准建设、高质量产出、高规模引领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涌现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温室大棚“春常在”

4月24日,范县庆丰农业科普示范园的日光温室大棚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的西红柿躲在绿叶下,郁郁葱葱的红薯叶成为畅销新品……“我们的大棚内有‘乾坤’。”该示范园总经理王明喜按下启动键,温室大棚顶部的通风口徐徐打开,棚内自动喷灌器、植物补光灯、智能灌溉系统等现代农业设施一应俱全。

正值水稻秧苗培育期,王明喜每天都得察看秧苗的长势和温度、湿度等情况,“大棚能帮我们盯紧、管细。”据他介绍,这些新型温室的棚上卷帘机可自动设置,白天卷起、夜间放下,再加上地暖等设备,使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情况变成省心的事。

牛楼村是范县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多年来致力于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牛楼村共有耕地面积700余亩,其中蔬菜大棚有300余亩。正是设施农业的发展,才让“春覆膜玉米、秋大白菜”一膜两用技术随之铺开。地膜经玉米使用后,大白菜继续使用;玉米收获后不经耕地、起垄、施肥等,贴茬播种大白菜,由于茬口衔接紧凑,能够满足两种作物的生育期需要,实现了玉米、大白菜产量双提高。

养殖配备“运动场”

“圈舍高度近4米,一头牛的空间足足有20平方米。”4月26日,范县绿力生态农业园负责人张心善介绍,该公司在向阳、避风、较为干燥的区域,专门为牛设置了“运动场”,“这样的环境可以让牛尽情撒欢儿,有利于它们生长发育。”该公司现存栏1000头牛,拥有智能温室大棚7栋、智能日光连栋大棚2栋;公司创新种养模式,探索出“树叶菜叶养牛、牛粪种树、林下养蚯蚓、蚯蚓粪种水果”的生态循环方案。

“四条须、四个鼻孔,条型是梭形,鳞是金黄色的。”范县陆集乡石大庙的养殖基地负责人吴春征这样给客户介绍该县的农特产品——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的黄河鲤鱼。为了让鱼肉更鲜美、更筋道,该养殖基地在鱼塘里修建一条条水槽,仿照黄河的流速,利用推水器让黄河鲤鱼“赛跑”。吴春征说:“你看咱的鱼游得多欢!它们每年得‘跑’5000公里,大概两年才能上桌。这样不光增加了鱼肉的蛋白质,还去掉了土味、腥味。”

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在范县也成为现代农业改造升级的过程,取得了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新成效。

科技改变“老把式”

“以前给地浇水,还得雇人看守。‘水肥一体化’灌溉,不但实现了分区域精准喷淋,而且在家里、在外地都能用手机轻松控制。”4月26日,河南顺清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示范基地负责人盖德连说,该基地种植麦肯马铃薯366亩,水的利用率可超过85%。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是该基地的“法宝”。智能系统不仅能节约用水,还将浇水与施肥合二为一,借助压力传导将肥液与水相融,通过管道和滴头定时、定量、均匀地浸润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区域,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

植物对空气湿度、光照、温度等特别敏感,为进行实时采集和运算,范县绿力生态农业园建起小型气象站,在田里安装高敏探测仪。生态园负责人张心善只需在手机上点开气象信息APP,就可以全方位、全天候对大棚内的苗情、墒情进行监测,“手指一点,灌溉和施肥气象等级图就显示出即时情况,为我们提供精准参考。现在的等级图上,分区1为蓝色、分区2为绿色,这表示分区1的大棚需要灌溉、施肥,分区2的大棚水肥都很适宜。”

在范县大地上,用现代化、科技化、特色化绘就的一幅幅农业产业新画卷,让该县丰富的“名、优、稀、特”农产品叫响全国,更让老百姓的“米袋子”更足、“菜篮子”更满、“果盘子”更鲜、“好日子”更美。

责任编辑:hN_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