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资讯 > 河南城事 > 正文
环球热点!山河日新 人民不忘
2022-09-30 08:42:15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9月29日,郑州市公安局特殊警务支队二大队组织民警来到郑州市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本报记者 王铮 摄


【资料图】

编者按

沧海桑田,英魂不灭,山河日新,人民不忘。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无数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话语至今让我们感动,他们的精神我们将不断传承发扬。今天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继续沿着英烈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不懈奋斗。

最好的纪念是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将来能穿上一双皮鞋,站到天安门前照一张相,回家再娶个媳妇,就心满意足了!”

□本报记者 周晓荷

烈士纪念日前夕,位于林州市龙头山北侧的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拨拨悼念者,上甘岭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烈士纪念馆就坐落在这儿。在纪念馆诸多馆藏中,一双黑色皮鞋引人关注,“这是一双承载着革命烈士初心、饱含着革命战友情谊的鞋……”讲解员的话,把大家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年轻的排长、26岁的孙占元接到命令,带队攻打597.9高地2号阵地。在战斗中,他为战友易才学做掩护,在机枪弹药已经用尽时,抱起了捆在一起的几个手榴弹向敌军冲去,英勇牺牲……

几十年间,易才学老人时常会给孩子说起这段往事,想起排长常对他说:将来能穿上一双皮鞋,站到天安门前照一张相,回家再娶个媳妇,就心满意足了!弥留之际,易才学把子女叫到床前:“没有孙排长,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一辈子都没能完成的心愿,你们要替我帮他完成。”

带着父亲的遗愿,易才学老人的子女专程从贵州来到河南,将一双崭新的皮鞋放在了孙占元烈士的雕像前。

英雄从未被遗忘。在孙占元烈士的家乡临淇镇占元村修起了12公里的“英雄路”,打了3眼“思源井”,绿化了1.8万亩荒山,实现了整体脱贫。占元村党支部书记孙梅荣说,我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最根本的就是要传承好英雄的遗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钢铁战士任西和

“爸妈,你们放心吧,我决不做软骨头!”

□本报记者 朱殿勇 徐东坡 本报通讯员 王雷

“如果你能活着回去,给我爹娘捎个信儿。”1953年6月13日,任西和拉着同乡战友闫天保的手说。这位用肩膀当支架,扛着滚烫的重机枪战斗的钢铁战士终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

9月28日,记者来到任西和烈士的家乡,洛阳市偃师区顾县镇顾县村采访。回想起任西和牺牲时的情景,89岁的闫天保潸然泪下。

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战况激烈,23岁的任西和毅然报名参军,被分配到第67军200师600团三营机炮连任重机枪弹药手。临行前,他对父母说:“爸妈,你们放心吧,我决不做软骨头!”而这时,他的女儿3岁多,儿子还没有出生。

1953年6月12日,攻夺十字架山的战斗开始了。战斗中,一发炮弹炸坏了重机枪座架,任西和挺身而出,用肩膀代替枪架,扛起45公斤重的机枪。滚烫的枪身将他两手和肩膀烧得皮焦肉烂,他身上也被敌人打出7处伤口,卫生员用14个急救包刚帮他包扎好,他便要求再去扛机枪……

任西和牺牲后,被授予二级英雄、一等功臣光荣称号,600团也被称为“西和团”。

山河日新,英雄却永远在人民心中。行走在顾县镇白云广场上,任西和烈士纪念亭非常醒目。在顾县镇中心小学内,任西和的雕像高高耸立,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特殊的日子,都有群众敬献花圈,悼念英雄。

远航未曾“远航”

“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社会进步、给大多数人谋利益,那是高尚的、美好的理想。”

□本报记者 刘海涛 王绿扬

9月29日清晨,临颍县消防救援大队30多名指战员来到临颍县烈士陵园,在李远航烈士墓前肃立、献花。“李远航烈士牺牲8年了,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我们大队都会组织大家来缅怀他。”该大队前进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孟凡强说。

在距离烈士陵园不远的一个小区内,李远航的母亲臧小景抚摸着儿子穿过的军装,静静诉说着对儿子的思念。

革命烈士、一等功臣李远航,临颍县人,1994年6月出生,2013年9月入伍,生前系原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支队特勤中队武警上等兵。2015年8月14日,他在“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救援中壮烈牺牲。

“让军旅生活的每一页都充满光彩”,这是李远航在笔记中写的一句话,也是他700天军旅生涯的动力。他曾在心得体会中写道:“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社会进步、给大多数人谋利益,那是高尚的、美好的理想。”

“远航从小就对军营充满向往,他19岁参军,我们全家都为他开心。”臧小景说,两年军旅生涯中,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他牺牲的日子离他退伍仅有十几天,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早点去天津看看他。”几年前,臧小景专门搬到烈士陵园附近的小区居住,她经常带上一些远航爱吃的水果和零食,到墓前与儿子说说话。

“像哥哥一样,做一名优秀的战士!”

“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本报记者 惠婷 周青莎

“哥,你放心,我会像你一样,做一名优秀的战士!”9月29日,结束一天的训练,新兵肖荣基在日记本上写道。

第二天是烈士纪念日,端详着珍藏在身边的肖思远的照片,肖荣基又想哥哥了。

亲人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也没有忘记。2020年6月,喀喇昆仑高原,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负责摄影取证的肖思远,本已顺利突围,但当看到战友被外军围攻时,肖思远再次冲上前奋力营救,战斗至最后一刻,用生命和鲜血在雪域边关铸就了一座永久的丰碑。

整理肖思远的遗物时,哥哥战地日记中一句话让肖荣基感到深深的震撼:“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那一刻,肖荣基更加坚定了参军的决心,“我要替哥哥完成他尚未完成的使命,成为祖国不倒的界碑。”

10天前,肖荣基告别大学校园,身着戎装,登上前往军营的列车。如今,他已成为“杨根思部队”一名光荣的战士。

“你是肖思远的弟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别怕苦别怕累,在部队好好干。”肖荣基把父亲和母亲的叮咛牢记心中,每天严守部队纪律规矩,努力训练体能、学习军事技能,迅速适应了部队生活。

这一切,班长都看在眼里。“荣基适应能力强,训练非常认真,每一个项目都努力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是个好苗子。”

对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烈精神。在肖荣基看来,能加入英雄的“杨根思部队”,是自己莫大的光荣,更是对哥哥最好的缅怀,“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我要为祖国履行好军人的职责和使命。”

“老李”的12本工作笔记

“等我退休了,老乡们能说一句‘老李真中,是个好警察’,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了。”

□本报记者 王斌 本报通讯员 黄长春

“这辈子干公安,不图升官发财,只为辖区老百姓不受犯罪分子欺负,等我退休了,老乡们能说一句‘老李真中,是个好警察’,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了。”这是烈士李尊士生前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9月29日,第9个烈士纪念日前夕,沈丘县公安局民警李雯、李岩姐弟俩,又一次打开父亲李尊士留下的笔记本,轻抚着一行行早已泛黄模糊的文字,睹物思人,泪水模糊了双眼。

李尊士生前系沈丘县公安局北郊派出所副所长,1988年9月17日夜,他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暴力抵抗,在与歹徒英勇搏斗过程中不幸壮烈牺牲。2004年6月14日,李尊士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父亲牺牲时我10岁,弟弟才3个月大,我倒在妈妈怀里大哭不止。”忆起父亲牺牲时的场景,现为沈丘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中队长的李雯泪光闪烁。

李尊士走得匆忙,没给家里留下任何财产,甚至没给妻子、女儿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留下一句嘱托的话。但他却留下了12本工作笔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每天值班、出警、开会和到村里走访群众的场景。

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成了李雯、李岩姐弟俩的目标,通过刻苦努力,两人先后通过招警考试,成为光荣的人民警察。

李岩入警后即主动要求到派出所一线工作,工作中他敢打敢拼,先后侦破各类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余名,被辖区群众评为“群众最喜爱的十大社区民警”。

“爸爸已经离开我们34年了,这12本工作笔记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每每翻看,总能获得前行的动力,我要用实际行动向父亲致敬,当个好警察’。”李岩深情地说。

责任编辑:hN_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