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短讯!从古今辉映感受诗和远方 这个夏天打卡“强势出圈”的洛阳
2023-06-25 11:02:01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6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介绍,洛阳是一个“衣食住行皆文化 百姓生活皆是礼”的城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在保护传承、活化创新上狠下功夫,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可触可视、可感可知。


(资料图片)

创新,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塑造文化传承“新地标”。洛阳拥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举世罕见的“五都荟洛”奇观,珍宝遍地、数不胜数。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洛阳将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办“探寻夏都,解读最早中国”主题活动,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加快建设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3.0版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街十二坊等一批重大项目,让更多文化遗产从“保”起来“用”起来,到“活”起来“火”起来,形成“博物馆+世界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的立体展示体系,重现“千年古都、华夏圣城”的恢弘气象。

展示潮流时尚“新业态”。坚持创新引领、创意驱动,抢抓文旅新风口,发展文旅新业态。在应天门等景区推出沉浸式剧本体验,实行闯关打卡、积分兑换等新玩法;建成全省首家栋能魔王健身公园,推出电竞赛事、潮玩娱乐、健康教培等特色文体产品。剧本娱乐产业园(大河荟)、5G+XR元宇宙产业园,汇聚了各类新奇酷炫的体验类产品,成为青年人喜爱的打卡地、集结地。

推出沉浸体验“新场景”。洛阳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了汉服体验、博物馆奇妙游等新场景,可以穿汉服、宿古墓、游运河,与国宝过夜、和历史对话。这次大会将在洛邑古城举办“中华霓裳汉服秀”,大家可以穿一袭汉服霓裳,走一趟古街小巷,一眼千年、梦回盛唐。洛阳还将在“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举办“百万学子游河南”研学活动,推出中国功夫、诗词经典、非遗民俗等系列精品线路,让更多学生亲近自然、了解历史、感悟文化。

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这次大会是推介河南文化旅游、开展招商引资、实施“引客入豫”的重要平台,将邀请重点文旅企业、产业投资商、品牌运营商等来洛考察观摩,并举办重大文旅项目签约仪式。精心推出了方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产业园等一批重大签约项目,全面提升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

扮靓形象,从古今辉映感受诗和远方

洛阳以会促建,全面提升功能品质,持续优化人居环境,以靓丽出彩的城市形象迎接盛会。

深挖掘、重利用。以五大都城遗址 保护为依托,全面推进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应天门、九洲池、天堂明堂等成为文旅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气势恢弘的“七天建筑”加快复原(天堂、天宫、天门、天枢、天桥、天街、天阙,按照北斗七星设计),蔚为壮观的都城中轴线初具雏形。着力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建成102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馆,60多万件馆藏文物争奇夺目,让更多人为了一座博物馆,来到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洛阳还将举办“黄河之礼”全省文创产品和非遗项目主题展,三彩艺、牡丹瓷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充分展现“博物中原、艺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微改造、精提升。大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围绕“两建设、三改造”,实施一大批重点工程,推动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让游客感受现代城市之韵、山水交融之美、宜居宜业之乐。提升会展中心复合功能,打造兼具国际品质与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客厅。高品质规划建设城市阳台,构建功能完善、时尚现代的城市观景平台。

聚人气、增活力。洛阳围绕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大力发展夜游、夜娱、夜购等“夜消费”,积极培育康养度假、浪漫露营、山地越野等新业态,激发时尚消费,添彩美好生活。将在广州市场步行街举行“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推出洛邑古城、老城十字街等一批夜间文旅消费场景,打造人气爆棚的特色街区,激活夜经济,升腾烟火气。

造势引流,“流量”变“留量” “网红”变“长红”

创新营销方式,统筹线上线下、市内市外、政府企业,突出交互传播,凝聚宣传合力,努力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加强与网络平台合作,邀请网络文旅达人线上推介,放大互联网引流效应,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系列推广活动,不断引爆文旅新热点。

市内市外同步推进。瞄准国内重点客源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举办文旅推广、高铁游洛阳等活动,做好市内高速路口、地铁线路、观摩点位等沿线宣传,全方位预热造势。

政企联动同向发力。携手爱奇艺实施洛阳IP联动计划,构建国内首个城市IP“洛阳宇宙”。与头部短视频平台深化合作,举办抖音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依托隋唐、龙门、牡丹等超级文旅IP,持续提升大会热度、关注度、美誉度。

责任编辑:hN_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