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国字号”盛会!院士“把脉”产业转移发展“风向标” 世界热推荐
2023-06-20 20:04:21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网讯 (记者 臧小景)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引进一个高质量产业,能大大提升区域产业能级。6月20日,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开幕式暨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这是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对接为主题的“国字号”盛会。

此次活动有哪些亮点?河南作为东道主,如何紧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推动引资、引技、引智、引才有机结合?院士们如何就本次产业转移活动主题涉及领域把脉问诊?


(相关资料图)

回顾丨已举办七届,河南收获“满满”

项目对接是历届产业转移活动的核心内容,2010年以来,工信部与河南省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产业转移发展对接互动,累计促成产业转移合作项目3741个,签约投资1.86万亿元,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对接品牌和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平台。

河南通过搭建平台收获颇多,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高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河南先后引进了比亚迪、宁德时代、上汽、海尔、格力、华为、海康威视、龙芯中科等制造业巨头,建成睢县“中国鞋都”、鹤壁尼龙小镇、驻马店“中国药谷”等产业集群。

同时,通过活动还打造出引智引技新平台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开花结果。

亮点丨规模化、新型化、集聚化突出

本届活动以“开放、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活动启动之初,组委会共发布项目合作需求1047个、投资总需求1.3万亿元。经过数月以来的洽谈对接,目前共达成拟签项目732个、总投资5820.83亿元。”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涛介绍。

项目体量实现规模化,其中亿元以上拟签项目678个,最大项目为南阳市桐柏县引入的内蒙古远兴能源有限公司天然碱矿伴生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总投资118亿元。

项目结构不断新型化,拟签约的新型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48个、总投资3023.9亿元。

项目合作达到集聚化。从转出地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项目共535个、占比73.1%;从转入地看,郑州、洛阳、南阳、周口、商丘5个省辖市共承接项目310个、占比42.4%。从落地园区看,落地在开发区和特色园区内的项目583个,占比79.6%。

环境丨优势明显,释放产业“磁吸力”

承接产业转移,既要引得来、落得下,还要扎下根、能发展,河南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工作抓手,逐级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产业“磁吸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当前,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领头雁”的作用出现,新能源、新改造、钢有色、化工、食品、加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态势明显。

“今年工业和新兴大会将与相关省份共同举办系列的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开花结果。本次河南的活动是今年的首场活动,河南省是工业大省,工业门类全,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徐晓兰说。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仲平认为,河南省把握发展大势,高标准举办产业转移系列的对接活动,为构建新发展特色,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声音丨抢抓契机,引得来、发展好

上海麦金地集团麦道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即来河南投资,主要在食品加工领域发力,今年又来河南兰考投产30亿元,拉动兰考大单品,如沙地花生、沙地红薯、碱地番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我们来河南,首先是基于河南丰富的粮仓;其二是区位交通,河南物流发达,从这里做全国的集散中心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其三,借助政府资源,人才优势明显;其四,这里营商环境好,在践行焦裕禄精神上,兰考人民很有拼搏精神,能更好把焦裕禄精神转化成产值,带动就业创业。”谈到为何选择来豫投资,上海麦金地集团麦道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开展表示。

“做大存量,激活增量,项目签约后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洛阳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卫树红称,本次活动全省上台签约项目24个,洛阳占3个。下一步,洛阳将以此次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契机,全力做好签约项目的落地推进和服务保障。

抢抓机遇,推介商水、承接项目。商水县会上共签约三个项目,商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屈海涛表示,青岛海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废旧纤维精细分拣和产业用纺织纤维加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带动就业2500人以上。

“今后,我们将做到‘保姆式’服务,精准助企,同时,全力做好用工对接、 解决融资难题、 搭建融资平台、开展产学研对接等工作,聚力打造纺织服装先进链群,建成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产业园。”屈海涛说。

把脉丨发挥智库作用,创新为要人才为本

借此活动机会,中国工程院组织院士开展了中原科技行,为河南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仲平给出三点思考和建议:

一、坚持战略为先,加强发展路径研究。产业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地区也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关键要顺应发展的趋势,找准发展定位,明晰发展路径。

李仲平举例说,2018年工程院与河南省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以来,河南研究院承担的高速铁路轴承自动化途径研究战略实行项目,在高铁轴承领域的突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建议,要继续发挥智库的作用,围绕产业转移升级中的痛点、难点、苦点,组织广大院士深入开展战略定性的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坚持创新为要,推动技术吸收和升级。产业转移关键在于技术,要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化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

“同时,要激发内生动力,加强权责攻关,突破产业升级的关键的技术,推动产业在升级中转移,在转移中升级。”李仲平说。

三、坚持以人才为本,筑牢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型需要高层次人才提升,要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引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卓越和高技能人才,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李仲平还表示,工程院欢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参与到战略咨询研究、科技攻关、学术活动等工作中,更好地服务河南省产业转移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责任编辑:hN_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