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资讯 > 河南城事 > 正文
天天热点评!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来看淅川县的动人故事
2023-03-24 08:12:54 来源: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关注河南热线

种植户采摘草莓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鹤洋

春日里,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库区山峦起伏,湖水潋滟,迷人景致给人无限遐思。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

淅川县,位于豫西南边陲,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底,全县尚有159个贫困村近10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如今摇身一变,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进村入户,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整齐排列,一项项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家家户户新房里笑语不断。

故事1

小草莓托起致富梦他将草莓大棚引进村

走进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草莓大棚,十多名村民有说有笑地忙活着。作为“一渠清水送京津”的渠首村落,近年来,一系列变化正由表及里悄然发生。除了焕然一新的面貌,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这是去年年底栽下的草莓苗子,现在要全部采摘了。”村民王丰菊高兴地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千余亩土地上,全是白皑皑的草莓大棚,走进大棚,颗颗红色果实点缀在绿油油的枝叶中。

“2015年的时候,我们村还处在地薄低收成的境况,很多村民家里人多,既要供养孩子上学,又要赡养老人,甚至还要照顾家里的病人,因学因病致贫的情况在村里很普遍。”村支书邹玉新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

刚开始,邹玉新也是无计可施,对村里的发展一片茫然。“天无绝人之路,只要硬着头皮敢想敢干,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为了寻找出路,他多次自费外出考察学习。

通过外出考察,邹玉新看到很多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例子,结合邹庄村的自然资源和土地现状,他心生一计:要将草莓大棚引进邹庄村。

万事开头难,想要让大家参与,就必须做好示范引领。邹玉新想法筹措资金,克服困难先搞了一块试验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多次失败后,他终于成功了。一亩地一年三四万元的收入,很是令人心动。很快,村民跟风而上。

根据实际情况,邹玉新采取“自愿入股”的形式鼓励村民参与草莓种植。凡入股的村民,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为了让村民多一份收入,种植、浇水、采摘等活儿,都按工计酬。“农活儿本就是咱庄稼人的看家本领,经过简单培训后,村民很快就能上手。现在,很多村民既是工人又是股东。”邹玉新介绍。

故事2

靠石榴摘下“贫困帽”村民的干劲更足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淅川县老城镇下湾村给出了精彩答案。

石榴,自古以来就有多子多福和硕果累累的寓意,在下湾村软籽石榴基地,村民们一边辛勤劳作,一边有说有笑相互打趣。

此时,村民王亮凑过来,他手里一边剥开石榴,一边招呼过往行人:“咱村种植的石榴不仅珠圆饱满,红如玛瑙,而且籽粒无核,来,尝一点呗!”他笑容灿烂,丰收的喜悦映在脸上。

早在2015年时,王亮家一贫如洗,上有60多岁的老母亲生病卧床需要照顾,下有2个娃娃在上学,生活的重担硬生生压在了他的肩上。

对于王亮来说,那是一段无比艰辛的人生低谷。反转从2016年开始,那一年,为了谋求脱贫致富门路,村里与一家果树种植技术公司开展合作种植石榴树。村民可以去基地帮助种植和管理果树,每天工资80元。不仅如此,村里也鼓励村民自己种植,而且还有一定的贷款支持。

王亮曾经在林场待过一段时间,了解树木的生长习性。趁着这个机会,他主动申请去种植基地做些杂活,挣钱补贴家用。久而久之,王亮逐渐掌握了门道,于是他拿出家里的积蓄,也承包了土地,种植石榴。

村里提供的“一条龙”服务很到位:从种植、养护、管理、采摘,到销售,都有配套的服务商来做,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慢慢地,王亮种植的果树有了收益,家里的生活状况开始好转。看着生活有了盼头,他脸上的笑容一天天多了起来,干活的劲头也越来越大。

在下湾村,像王亮这样靠种石榴“摘下贫困帽,走向致富路”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就像红色的石榴果,映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中。

故事3

发展文旅产业小山村焕发新活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在美丽的丹江口库区,特色农家乐、主题乐园随处可见,看着小炒山野菜、炖柴鸡、农家饭菜等招牌,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淅川县依托丹江口库区的区位优势,带动群众融入旅游业发展链条,做起了农旅融合的“急先锋”。仓房镇磨沟村,听其名,便知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然而,随着“旅游圈”的兴起,“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磨沟村也破茧成蝶,成了淅川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典范。

磨沟村因沟壑纵横而得名,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穷村。道路崎岖,人迹罕至。

穷则思变。看着村庄日渐破败,村支书彭全军带着村干部集思广益,开始为村民谋划出路,坚决要甩掉不知戴了多少年的“贫困帽”。有一天,当他在村旁的丹江湖边散步时,心中突然灵光一闪,“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湿地生态,不就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吗?”

发展文旅产业的路子,就在彭全军的一念间出现了。紧接着,村干部们分头积极开拓资源,不到半年时间,曾经无人问津的磨沟村竟人流如织、生意兴隆。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近年来,通过文旅产业与乡村融合发展,磨沟村“老树发新枝”,焕发出了久违的活力和生机,致富路上,村民个个奋勇争先。“村民富起来了,人居环境美起来了,文明乡风树起来了”,磨沟村的传奇故事,一集接着一集。

责任编辑:hN_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