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资讯 > 河南城事 > 正文
百事通!文物里的兔子“跳”了出来 哪只让你失去了“抵抗力”?
2023-01-14 08:58:09 来源: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关注河南热线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兔,排行地支第四,其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上记载可知,先秦时期就已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的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这样看来,人们对兔子的喜爱还真是“自古以来”,兔子的形象早早便大量出现在文物上。

今天,让我们在文物堆儿里扒一扒那些可爱的兔子。

最早的“兔文物”见于何时?

兔子究竟何时开始受人喜爱,已无法考究,但最早的兔文物,目前发现已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

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人们发现距今5300年前的一只“玉兔”,这是一枚兔形饰件,该玉料受沁呈黄白色。

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的玉石兔像殉葬品。

在西安茂陵博物馆的展出品中,有一件东汉时就出土的远古陶兔。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M8出土的西周兔尊,经化验分析为一件酒器。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是一位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在陕西绥德四十里铺汉画像石墓门楣上,便刻有一幅西王母仙界图像。图中的西王母正在接受膜拜,左侧站立着2只正在捣药的兔子。

从宋代至明清,兔子的形象更为普遍。

在明代定陵孝靖皇后的棺内,曾出土一对金环镶宝石玉兔耳坠,用红宝石镶嵌双眼,顶部一颗红宝石与金环相连,玉色青白细腻,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清代,以兔为题材的作品更为繁多,从造型上看,这一时期的兔形饰物较以往更为逼真,更加突出对于细节的刻画。

中国家兔是“外来户”

中国人养家兔不过600年

虽然长得都差不多,但兔子和兔子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家兔是穴兔人为驯化而来的,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野生穴兔种群,现存的考古遗迹发掘的记载中也尚未发现野生穴兔骨骼遗存。

动物考古学者王娟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在对我国古籍中记载家兔的信息进行梳理后发现,我们能够找到的现存最早的记载是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所画的《御临黄筌花鸟卷》,距今也不过600年左右。

但为什么我国西汉名著《战国策》中有“狡兔三窟”这样的记载呢?

王娟解释,虽然穴兔擅长打洞群居,但动物学上兔科仅有的两个品种的另一种——旷兔,一般不会自己打洞,却十分擅长利用狐狸及獾的弃洞进行躲避,且时常会更换洞穴。

“旷兔不易驯化,家养条件下极难繁衍后代。因此我们推测,中国家兔是由外部引进而来,且时间上不晚于明代14世纪。”

虽然中国“家兔史”不过600余年,但考古学家们发现距今4900年前,黄土高原北部地区的野兔与人类已经建立起了共生关系。

责任编辑:hN_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