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资讯 > 河南城事 > 正文
世界聚焦:“郭大姐调解室”“冬香好妈妈” 从这些接地气的调解室来看河南法院五年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2023-01-11 21:01:17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诉讼服务中心是诉讼群众与人民法院第一次接触的场所,是诉讼群众与审判机关展开理性对话的平台。作为审判程序的起点,诉讼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诉讼群众对人民法院的第一印象,影响着诉讼群众对审判是否公正的评价。

1月11日,河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五年来河南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

很多群众也不愿打官司,诉前化解帮大忙


(资料图)

“不用到法院、不用开庭,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挺好!”这是郑州市中原区辖区居民张先生因一起维权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后的一番感慨。

一次张先生带儿子到健身馆参加游泳培训,因更衣室内地面积水不慎滑倒,致右耳耳廓破裂,急需手术治疗。张先生多次与健身馆交涉无果,为了维权,向中原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健身馆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9509.32元,并退还儿子游泳班培训报名费1400元。

中原区法院“法官+民调员”双核配置 诉前调解巧断家务事(资料图)

在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征得张先生同意后,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和顺中原”平台将纠纷委托给街道矛调中心民调员陈霓进行诉前调解。民调员陈霓通过背靠背的方式进行了调解,并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圆满化解。

“很多群众其实也不愿意打官司,因此我们针对一些事实相对清楚、争议不大、有调解可能的案件,优先选择诉前化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减轻群众诉累。” 中原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毛大帅说。

中原区法院在全区范围内推进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既让辖区群众享受了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又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力量。

河南11个平台与全国对接,提供20余项服务

中原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是河南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1月11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五年来全省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并发布《河南法院诉讼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指南”)。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高院副院长庞景玉说,按照最高法院“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要求,建成全省统一的诉讼服务网、在线服务、12368热线、律师服务、涉诉信访等11个系统平台,与全国统建平台全部对接,提供网上立案、交退费、阅卷、开庭、调解、送达、保全、委托鉴定、信息查询、事项申请等20余项服务,诉讼服务线下集约、线上集成格局基本形成。

从数据上来看,全省185家法院和693个人民法庭全部实现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五年来,全省法院累计提供线上服务2370万余件次,网上立案、交费、调解、送达等多项服务总量居全国前列。

丰富解纷资源“菜单库”,河南构建全方位诉调对接机制

“好妈妈”是谁?她叫张冬香,河南首次以个人的名字命名了巾帼党群服务平台——焦作市山阳区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

在山阳区艺新街道办事处成丰路社区, “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是焦作法院为适应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创新的要求,把矛盾排查化解关口前移而成立的家事纠纷化解组织。

“冬香好妈妈工作站”正在调解一起家庭纠纷(资料图)

成丰路社区以“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为指导引领,以“冬香好妈妈工作站”为基础平台,一室一站“两香”携手,坚持以“和”为主旋律,以“情”为主基调,发挥着诉前家庭纠纷调解、和睦家庭教育引导、帮困助难志愿服务、心理咨询以及家庭暴力取证等功能,既化解家事纠纷,又传播良好家风,有效地降低了全区矛盾纠纷增长率和万人起诉率,开启了家事纠纷调解的新模式。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五年来,河南法院加强类型化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先后与省总工会、省工商联、省侨联、省银保监局、省证监局、省人社厅、省市场监管局等11个省直主管部门对接,专门调解劳动争议、涉企、涉侨、金融、保险、证券、道交、知识产权等类型化纠纷,不断丰富解纷资源“菜单库”。

“封调禹顺”“和顺中原”“宋付振工作室”“郭大姐调解室”“冬香好妈妈”,从这些接地气的调解室名字能看出各地法院在诉前调解下的功夫。

数据显示,五年来,全省法院通过多元解纷机制累计诉前化解纠纷111.7万件,为人民群众节省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

简单案件简单化是节约办案资源的重要举措,河南中、基层法院普遍制定繁简分流标准、程序衔接、要素审判、示范诉讼等规则,按照“1+N+N”模式,由法官、助理、书记员组建675个速裁快审团队,对于分流的简单案件能调则调、能调快调,调解不成的适用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督促程序、特别程序速裁快审,让当事人快速实现公平正义。

五年来,全省法院共分流速裁快审案件196.8万件,占一审民事案件总量的40%。2022年,全省法院共分流速裁快审案件59万件,占一审民事案件总量的50%,平均审理期限29.89天,比一审民事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短15.36天。

发布《标准化建设指南》,全省的诉讼服务有了模板

当天,河南省高院还发布了《河南法院诉讼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南》,自此全省法院诉讼服务有了参考和标准。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标准化建设指南》分为诉讼服务标准、内部工作标准两部分,以问答形式,对多元解纷、立案服务、审判辅助、分调裁审、涉诉信访以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司法礼仪、防范虚假诉讼、优化营商环境、突发状况处置、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工作要求、基本技能和处理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分类汇总,共28章,2800余条问答,67万字。

《标准化建设指南》囊括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国家赔偿、司法救助、破产、公益诉讼等所有案件立案标准以及风险评估、诉前调解、诉讼费办理、繁简分流、保全、委托鉴定、送达、12368热线、涉诉信访等一站式建设所有内容,为当事人、律师和诉讼服务工作人员提供全方位业务指引。

《标准化建设指南》还立足当事人、律师需求和事项办理基本流程,以立案条件为框架,或以概念、程序、方式、方法为脉络,聚焦多发、易发、常发法律和实务操作问题,提供详细指引和说明。将所有问题设定关键词,集中编写检索目录,方便使用人快速查找,并将答案中涉及的关联法条全文列写在问答之后,便于使用人前后对照,全面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

专家:法院服务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

“五年来,河南的诉讼便利度明显提升,立案、交费、阅卷、保全、鉴定、调解、开庭、送达等所有诉讼事务网上可办、掌上可办,网上诉讼早已成为常态,人民群众办理诉讼事务更加方便省心。”

河南省律师协会会长徐步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年来全省法院工作理念已经从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诉讼服务面貌焕然一新,诉讼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诉讼服务的人民性体现得更加鲜明、更加厚重。

同时,河南的纠纷解决渠道更加多元,申请调解、视频调解、司法确认、转立案等全流程网上进行,通过前端多元化解、后端速裁快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高效、低成本的解纷服务。

“整体来看,这几年河南的诉讼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工作作风等明显好转,‘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痼疾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稳步提升。” 徐步林说。

相关阅读:为何要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完善“互联网+诉讼”模式,强化诉讼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这为法院积极构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时代背景。

现在的网络渗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网络和手机,社会大众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与世界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与互动。

若诉讼程序仍然固守传统的线下模式不变,只注重法院内部的监管自动化水平和完善辅助法官功能,就会造成司法产品供给与公众诉讼便捷化的需求不相匹配、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渠道难以畅通、公众对司法满意度难以提升等问题。因此,智慧法院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最新技术成果、不断创新诉讼模式,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hN_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