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资讯 > 河南城事 > 正文
每日视讯:志·愿 听我说丨他们把“红马甲”当情侣装 携手在志愿路上越走越有劲
2022-12-02 20:18:48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编者按:用微光点亮他人,用爱心温暖他人,他们在志愿服务的路上步履不停。近年来,河南涌现出众多优秀志愿者。在12月5日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大河网联合志愿河南推出“志·愿 听我说”系列策划,报道志愿者为建设美丽中原贡献力量的暖心事迹,展现河南志愿者风采,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在周口太康县逊母口镇马屯村的一片菠菜地里,10多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蹲在地里紧张地采摘,他们一边将菠菜根上的泥土抖掉,一边小心地剥掉外层的黄叶,寒冷的冬季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只为尽快将滞销的蔬菜运往客户手中。

这些干得正起劲志愿者中有一对夫妻,丈夫叫姜飞洋、妻子叫陈光艳,分别是逊母口镇心连心雷锋服务队队长和副队长。“菜农有困难,咱们得帮忙啊。”当他们听说菜农马新庄的20亩蔬菜因客户无法按时收购整日唉声叹气时,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购买了1000斤蔬菜,免费送给逊母口镇敬老院。

与此同时,姜飞洋夫妻将马新庄的情况发到了服务队微信群,“咱们大家一起努力,帮马新庄解决蔬菜滞销难题。”消息发出后,志愿者们纷纷进行转发、扩散,联系有需要的批发商和超市。

在他们的带动下,你600斤、他800斤、我2000斤……一时间,马新庄的菜地成了蔬菜批发市场,几天时间就销售了万余斤。“剩余的蔬菜,县第一高级中学和县城几家菜商行也与俺达成了购买协议。”马新庄激动地说道。

蔬菜打开了销路,新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劳动力紧张,蔬菜一时供应跟不上。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姜飞洋、陈光艳等志愿者第一时间来到菜地,你摘我背他扛地当起了搬运工。“有他们帮忙,俺的蔬菜不愁卖了!”望着渐渐远去的货车,马新庄脸上满是感激。

志愿路上结良缘 结伴同行越走越有劲

今年32岁的姜飞洋是太康县逊母口镇姜庄行政村的村民,2012年在浙江温州务工时,他加入了平阳县红衣义工社,经常参加“助老、助残、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

陈光艳也是一名志愿服务者,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光艳结识了在敬老院做志愿服务的姜飞洋。当时,姜飞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两人经常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婚后的姜飞洋和陈光艳是一对平淡而幸福的夫妻,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又是结伴同行的志愿服务好搭档,夫妻俩将志愿服务的红马甲当成“情侣装”,在爱心助农、爱心送考、文明交通劝导、慰问孤寡老人、看望特困儿童、大手拉小手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两口子干别的事情难免会有分歧,唯独志愿服务从来不打磕。”陈光艳对记者说,只要能干得动,这条路他们夫妻俩会一直走下去。

坚持公益十余年 荣登中国好人榜

姜飞洋自投身公益事业后,十余年一直坚持走在这条道路上,无论工作地点如何变化,每年陪退役老兵过“八一”的承诺从未食言。“这孩子每年‘八一’都过来看我们,也不知多少年了从没间断过。”说起姜飞洋的好,逊母口镇退役老兵赵隆兴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八一”前夕,姜飞洋特意向单位请假,从广州驱车千余公里赶回太康,陪退役老兵过了一个快乐的“八一”节。

2016年,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姜飞洋利用自己的技术开起了免费的挖掘机维修技术直播课,至今已坚持了6年,培训出1000名左右挖掘机维修技术人员,通过办企业、进厂务工等方式走上了致富路。他白天工作,晚上给喜爱挖掘机维修的网友讲解挖掘机维修技术,一天两个小时,授课时间随着季节不同进行调整,直播地点也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今后,我要把技术传授给更多人,让大家共同脱贫致富。”姜飞洋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他就毫不保留地免费教。

近日,姜飞洋荣登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能够获得这个荣誉离不开家人对我的支持,是对我十年来坚持公益事业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我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姜飞洋说,对于志愿精神的践行,他感觉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与此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奉献爱心。

既是爱人,又是“战友”的陈光艳告诉记者,她和姜飞洋共同走上志愿服务的道路后,不仅让他们夫妻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幸福、快乐,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走进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相关推荐

·志·愿 听我说丨中国好人11年帮120余个失散家庭“团圆”

责任编辑:hN_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