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资讯 > 河南城事 > 正文
世界速读:古人如何灭火?“蓝朋友”、消防员、消火栓、呲水枪样样具备
2022-11-10 06:59:10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平时看影视剧,一到晚上就经常能听到这句话,难道古代人灭火全靠吼吗?并不是,考古发现经常令我们感慨古人高超的智慧,在灭火方面,防火涂层、防火墙、马头墙、“消火栓”、“灭火袋”、“望火楼”一应俱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蓝朋友”


【资料图】

古代和现代一样,预防为主,正如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入夜,就会有专门的人拎着铜锣边敲边喊,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更夫,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人们报时,还带有提醒各家各户预防火灾并巡逻的职责。

清康熙年间,开始设立防火班。防火班又称机桶处,机桶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器具。这种国产救火器又称“水龙”,一般置于消防队宿舍,防止突发情况。

城墙上的“防火涂层”

如果你去过甘肃的大地湾遗址,就会发现在那边的城墙上覆盖着很多泥土,这其实是古人想出的一种分隔技术,他们将湿润的泥土附在草木等可燃物上,形成一层保护层,看来现代的防火涂料也不是啥新鲜玩意了。

木构建筑群的终极挑战:看紫禁城里的超级“防火墙”

故宫中的房子基本都是木质结构,细心的朋友可能在里面见过一些无门无窗的房屋,这些其实是紫禁城内的銮仪卫仓库,它的内部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当建筑着火时,飞散的火星不会随着气流进入其他房间,引发更大的火灾,现代建筑中这样的结构依然被沿用,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人的聪明。

徽派建筑高昂的马头墙:既防火又防风

马头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江右民居中扮演重要特色。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

这种标志其实是防火墙的升级版,马头墙成为徽州民居建筑风格是明朝弘治年间的事。时任徽州知府何歆,提出用砖将两户之间的巷道墙砌成高大的墙体,有效遏制了火烧连片房屋的问题,迅速被当地人接受。这种高大的墙体便被称为“封火墙”,后来经过工匠对封火墙的美化装饰,使其造型如高昂的马头,因此得名“马头墙”,现在在我国的江南地区还经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灭火器、消火栓 古已有之

走在大街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看到地上的消火栓,其实这些古代早就有了。

故宫里的灭火设施有一种叫“太平缸”的大水缸,整个故宫共有300余口太平缸。这些大水缸平时贮满清水,一旦失火,可就近取水灭火,其实它们的作用就等同于消火栓。

而且唐代出现了溅筒灭火器,就是把竹子按竹节断开,然后剥离出竹子的薄皮,缝合成袋,将水注入袋中,置一粗大的水管,三五人按压令其喷水灭火。

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等方便携带的工具。当有火情时,众人拿着这些工具灭火,就好像今天的灭火器一样了。

清明上河图中的“消防站”

随着城市的发展,防火救火不再是从单体建筑出发,而是转向城市消防规划。宋代还发明了一种大型的防火设施——望火楼。望火楼整体呈方柱形,有二层,其修建选址有特殊要求,需要在全城地势最高的地方修建。

而且望火楼还有严格的高度规定,一般需要9米以上,上面有“消防兵”把守,一发现哪处起火,马上驰报。望火楼也就是中国最早的专门消防站了,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它的身影。

清朝的“消防局”是啥样?

清代,南京建立城市消防系统,名称并不叫消防队,而叫“水龙局”。水龙局的“消防员”分为扛龙夫和挑水夫两类,一架水龙必须配备水桶十担跟随。“水龙”是救火的主要工具,由一个椭圆形木桶、两个紫铜活塞缸以及一根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

看了这些,令人不禁对我国古代人民为了对抗火灾体现出的高超智慧而惊叹吧。(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hN_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