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资讯 > 河南城事 > 正文
全球时讯:挥毫泼墨书写艺术风骨 《探索·发现》讲述河南笔砚匠人匠心故事
2022-10-26 18:45:00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挥洒墨如意,苍毫劲健欢。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在挥毫泼墨间留下无数千古佳作,而正是我国独具一格的文房宝物,赋予书画艺术风骨血肉,这些都离不开匠人们的努力。10月25日,央视《探索·发现》将河南省盘谷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书碧和汝阳刘毛笔世家的匠心之路搬上荧幕,让观众了解笔砚的前世今生。

从顽石到书房瑰宝 一方盘谷砚台的诞生

河南济源王屋山的溪谷深处,张书碧不知道走了多少趟,将藏于高山巨崖的顽石带回工作室里。“制作砚台的原石材料最起码不能有破损、裂缝”,张书碧说。


【资料图】

盘谷砚又称天坛砚,因产于河南省济源市天坛山的盘谷而得名,从东汉开始,历经2000余年绵延不绝,盘谷砚温润如玉,磨墨意浓,古朴大方,集实用收藏于一身,被无数文人墨客视若珍宝。

走进张书碧设在祖宅的盘谷砚博物馆,犹如进入一个艺术世界。“黄河神龙巨砚”“愚公移山砚”“杏林甘露砚”等近500余方石砚,做工精美,形态各异,让400平方米的博物馆展厅显得拥挤而又神秘。

张书碧从19岁开始学习砚台制作,50年来一直从事盘谷砚雕、城市雕塑工作,先后创作砚雕作品300余种,远销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将砚石放在阴凉处静置,用锤子反复敲打,一块不起眼的青石即将开启它的蜕变之旅,用锯石机锯出轮廓,将凹凸不平的石面修整光滑,然后就是设计题材了。

张书碧对愚公移山情有独钟,他的恩师安民先生曾创作过常规性愚公移山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砚雕的实践,他逐渐对愚公移山有了更多的理解,于是他开始创作愚公移山砚系列作品。

愚公站立中间,周围人挑担运送,将土石投于渤海之滨,一行人置身王屋山中,以浪花祥云为伴……将画好的线稿描到砚坯上,凭借匠人几十年来练就的功力,快、准、狠地击中多余砚石,精准控制力度与角度,屏气凝神,将人物群体刻出前后高低,愚公站在最高层,其余的人群向两边辐射开来,一幅忙碌的劳动场景就这样扑面而来。

作为河南省盘谷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张书碧说自己有责任把济源的天坛盘谷砚做好,并且通过天坛盘谷砚带动砚产业,从而把济源变成研究、开发、研学和疏通、交流的中心点。

汝阳刘毛笔:128道手工技艺精制而成

如果说一块宜赏宜墨的砚台是文房珍宝,一支挥洒自如的妙笔则是文人必备的书写工具,中国汉字的优美便在这一提一按、一折一挑中抒发得淋漓尽致。

河南省周口市汝阳刘村素有“毛笔之乡”的美誉,村里人世世代代以制笔为生。相传毛笔由秦朝大将蒙恬所创,其账下文书汝阳刘氏先人刘寅传承于世,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汝阳刘制笔代代相传,享有盛誉。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过汝阳刘毛笔后,赞其为“妙笔”,现在村里还有十几户制笔作坊,依然保留着传统手工制笔工艺,延续着千年的技艺。

汝阳刘村第64代传人张凤云18岁时嫁入汝阳刘村,跟随公公、第63代传人刘东志学习制笔工艺。

刘东志17岁通晓制笔各道工序,布蒙双眼能齐毛,人送绰号“一竹笋”,形容做的毛笔像一棵竹笋,所制纯紫尖毛笔在业内独领风骚,声名远震,后创办“泰和堂”笔庄。

刘东志打破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将制笔技艺传给儿媳张凤云,张凤云得刘东志真传,现为“泰和堂”笔庄纯紫尖毛笔唯一传人,艺盖群雄。

如今,儿子刘忠领继承祖业,成立了项城市汝阳刘泰和枫笔业有限公司,以“公司+作坊”的经营模式传承和发扬光大祖先的制笔技艺。

据刘忠领介绍,“生产毛笔选毫考究,要选用优质山羊毛、山兔毛、东北黄鼠狼尾毛等主要原料,然后按传统128道手工技艺,精工细作、精制而成。具有‘尖、圆、齐、健’四德,‘精、纯、美’三义,集软硬于一体,书写流利,锋如一线,下笔铁画银钩,收得拢、放得开,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一块顽石,一捧羊毛;厚重的砚台,劲健的毛笔,无数匠人几十年来为之痴狂,用自己的匠心精神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责任编辑:hN_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