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的古建筑在王羿的镜头下,美得让人恍惚间感觉置身于故宫,一张张静止的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历史
顶端新闻记者张弋受访者供图
这个春天,一条配以#古建筑里的春天#话题的系列摄影作品登上热搜,让许多人对郑州有了新的认识,有网友惊叹:“没想到生活在郑州这么久,平时都没发现这么美的地方,春日的美好与历史的厚重相互交织,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图片的作者是郑州文物摄影师王羿(顶端号:我在郑州拍文物),他的“我在郑州拍文物”系列作品微博阅读量已经超过300万。一张张精美绝伦、光影交错的文物照片背后,是什么让他这么执着地热爱文物摄影?
“我想更多的是对文物的敬畏与对摄影的热爱。同时我也想通过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郑州,感知文物的美。”十余年间,王羿扛着相机几乎跑遍了郑州大大小小的文物保护单位,光影转换间,看似寻常的文物点,通过他的镜头,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十余年拍了数千G的照片,他用不同角度记录文物的美
供职于文物部门的王羿,最初与摄影这一行并没有什么交集。1991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就被分配到了老郑州人熟知的艳芳照相馆,从此便和摄影结了缘。
2010年,王羿来到了文物考古单位工作,跟随考古人员见证了两个考古新发现,一个是荥阳的娘娘寨遗址,一个是新郑望京楼遗址。
这段经历,让王羿感受到了相机镜头下文物的神秘和精美,也让他对文物摄影有了新的理解。
“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文物周边的地形地貌变化很大,作为文物管理部门,单位打算丰富完善资料库,有助于了解文物周围的现状。”王羿说,传统照相馆的工作经历让他具备了扎实的摄影功底,因此就萌生了给文物拍照片的想法。
十余年间,王羿几乎拍遍了郑州市大大小小的文物保护单位,所有的图片存量加起来达到几千个G。王羿说,他并不是一个文保单位只去一次,有的反复去过很多次,因为文物的魅力就在于每一次都会让自己感受到不同的美。这种透过镜头一窥远古的美更加激起了他对文物摄影的喜爱。
当瑞雪降临郑州文庙,很多人每天上下班路过但或许未曾留意的古建筑,在王羿的镜头下,红墙青瓦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让人恍惚间感觉置身于故宫。
很多网友看到王羿的作品,都感到很震撼,感慨于镜头下文物的美,感慨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居然有这么美的地方,感慨于我们忽略的城市竟然美得让人窒息。
“每次看到这些评论,我都觉得很开心,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让每天穿梭在城市中忙碌的人们,通过自己一张张静止的照片与厚重的郑州历史上演了一场跨时空的邂逅。”王羿说。
为了一张照片,他在寒冬里蹲了3个小时
在王羿看来,一名优秀的文物摄影师,既要准确感知文物之美,也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大雪天拍古塔。据他回忆,为了填补没有雪景的遗憾,他经常叮嘱当地的工作人员,只要下雪,就第一时间通知他。
“记得一次天气预报说有雪便准备出发,对方说雪下得比较小,已经化了,别来了。要么就是雪特别大,但封路去不了。”王羿笑言,后来他干脆直接去“蹲雪”,在寒冬里蹲了3个小时,已感觉不到自己双腿的存在,但拍到满意的照片时,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王羿说,很多文物点都比较偏僻,一些古建筑地处深山,他背着相机、三脚架和无人机常常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一次,单位要出一部关于郑州地区古塔的书,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的足迹踏遍了郑州及周边县市区富有代表性的古塔。王羿笑道:“能有这个机会真的很难得,就把郑州有代表性的古塔跑了个遍,虽然辛苦,但特别值得。”
多年文物拍摄的经历,王羿感触最深的是身边领导的支持与文物所属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与付出。王羿说,有一次他去拍一处文化遗产的夜景,在深冬的夜晚,文物保护员依旧身披棉衣手拿电筒来回巡逻,以确保文物的安全,这种对文物的精心呵护总能让他十分感动。
文物摄影是一件让人“上瘾”的事
十余年坚持拍文物,并且同样的文物都会呈现出不同状态,在王羿看来,文物摄影给他的感觉归结于两个字:上瘾。
郑州城隍庙、商城遗址、嵩山天地之中建筑群、巩义宋陵……王羿每每如数家珍地说起这些郑州的文物点,言语中都会透着一股自豪感,他说:“这些地方我都去了好几次甚至好几十次,但每次我都觉得拍不够。因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光影、不同的天气,文物所呈现的这种多棱镜般的美令人神魂颠倒。”
“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那就是每一次去都要找到不同的角度,拍出不同的照片。”王羿说,“这是一种自我挑战,但也是为了更好地将文物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跟着文物穿越历史。”
“我拍郑州的文物这件事,很多文物点要不是基层的工作人员带着我去,我这辈子都找不到更不会去关注。照片的背后承载的是更多文物工作者默默无闻的付出。”王羿说。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深圳全面推进远足径郊野径建设 打造‘山海连城,公园深圳’的生态景观
2022-07-01 10:02:55
-
前海“智慧大脑”主体封顶 打造全国首座百米超高层数据中心
2022-07-01 10:01:26
-
南山构建常态化精准服务体系 建立不同类别企业服务机制
2022-07-01 09:59:27
-
湖南5月对非进出口额猛增 经贸活动如火如荼举行
2022-07-01 09:55:41
-
吉林延边:桑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育桑黄、木生金”乡村振兴之路
2022-07-01 09:53:56
-
西安:“夜间经济”推动文旅市场消费新升级 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夜游新体验
2022-07-01 09:52:40
-
南明区打好金融惠企“组合拳” 为重点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2022-07-01 09:46:29
-
南明区铆足干劲推动园区建设“跑起来” 切实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2022-07-01 09:45:21
-
辽宁降低机动车驾驶许可考试收费标准 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2022-07-01 09:40:58
-
辽宁执行新的“八级工”技能等级序列 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2022-07-01 09:38:38
-
鞍山为企业转型腾飞插上“数字翅膀” 积极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
2022-07-01 09:37:12
-
阜新48个大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额达102.9亿元
2022-07-01 09:33:16
-
沈阳发出首张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推动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2022-07-01 09:31:56
-
防城港成立23个乡镇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党支部 育好乡土人才促进发展
2022-07-01 09:29:10
-
防城港全力保障电煤资源供应 支持燃煤发电企业加大电力供应
2022-07-01 09:27:46
-
天天新资讯:微软情何以堪!用户对升级Win11不感冒:Windows 10才是YYDS
2022-07-01 09:09:12
-
快报:日元贬值后遭疯抢:苹果上调日本iPhone售价 不香了
2022-07-01 09:14:42
-
热门看点:郑州等地将试点电子劳动合同
2022-07-01 08:59:55
-
世界最资讯丨方太极火?Ⅱ代JEM7A,用“高效大火力”点燃燃气灶焕新热情
2022-07-01 09:03:08
-
当前聚焦: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和农村热点区域5G全覆盖
2022-07-01 09:18:43
-
精选!这场强制开发者“应用内支付”的纷争,谷歌同意给9000万美元
2022-07-01 09:01:34
-
环球今头条!《2021河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 河南5G终端用户居全国第三位
2022-07-01 09:03:50
-
天天要闻:为CyberTruck蓄力?特斯拉申请扩建得州工厂,再建4.65万平米
2022-07-01 09:11:59
-
每日热讯!部署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工作
2022-07-01 09:12:30
-
信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设立
2022-07-01 09:13:41
-
前沿资讯!特斯拉要跌落神坛?美银:未来三年内美国市占率料暴跌
2022-07-01 09:20:39
-
焦点要闻:财联社汽车早报【7月1日】
2022-07-01 09:21:33
-
【天天热闻】三大关键词 读懂国贸地产鹭岛故事
2022-07-01 08:59:23
-
防城港做好物资储备迎峰度夏 确保电力抢修物资及时有效供应
2022-07-01 09:26:43
-
防城港抓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 着力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2022-07-01 09: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