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花牛中牟奶源基地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晓阳
每天一杯牛奶,是郑州市金水区居民王女士多年来的早餐“标配”。和王女士的生活习惯类似,如今,奶制品已深度融入多数人的日常饮食之中。
消费端的需求,折射出我省奶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多年努力,河南已成长为新兴奶业大省,全省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乳制品产量均进入全国前十。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奶罐子”的发展关乎民生。近日,《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聚焦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等问题,着力在做强奶业上寻求突破。
振兴奶业,河南有基础有潜力。目前,我省基本构建了沿黄区域、豫东、豫南、豫西南“一带三片”奶牛养殖的发展格局。知名乳品企业伊利、蒙牛来豫建厂,本土企业花花牛跻身中国奶业20强。
再看一组数据:河南周边2小时经济圈可辐射4亿多人口,按照2021年人均消费牛奶14.4公斤计算,奶类消费量可达576万吨。而去年全省奶牛存栏38.5万头,牛奶产量212万吨,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作为南北气候过渡带、奶牛养殖黄金带南部区域,我省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9000多万吨,饲草料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供应奶牛肉牛1000万头。
然而,在奶业发展过程中,河南也面临不少困难。当前,优质奶源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据调查,焦作蒙牛、济源伊利等乳品企业每年有三分之一奶源从宁夏、山东、河北等省区调入。
“奶牛养殖投资大、周期长,新建奶牛场需要连续投资25个月后才能产奶有收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建一个1000头的标准化规模奶牛场投资约4500万元,正常情况下需要12年以上才能回收成本。
奶牛“口粮”明显不足。近年来,依托省“四优四化”项目,我省大力发展优质草畜,2021年,黄河滩区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24.6万亩。然而,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苜蓿,供应远远不足,近70%需要从国外进口。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饲料收贮体系滞后,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只有22%。除此之外,在奶牛育种、核心装备、包装材料等方面,我省与发达省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振兴河南奶业,从牧场到餐桌,需要发力全产业链。
4月20日早7点,在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牟奶源基地,一头头奶牛正在机械化挤奶装置前“工作”,挤好的牛奶通过无菌管道,被统一收集到制冷罐中,通过制冷处理以保证牛奶的新鲜。
养好牛,才能产好奶。近年来,花花牛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牧场,全面提升奶源建设水平,目前拥有15座优质奶源基地,奶源自给率达100%。不仅如此,花花牛还形成了集饲草种植、饲料生产、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道路是发展方向。”花花牛公司董事长关晓彦说。对于全省多数中小规模牛场而言,其标准化饲养、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水平仍然较低,要加强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促进生产水平提高还有较长道路。
饲草成本是影响奶牛养殖效益的另外一环。“发展种养结合、建立优质饲草基地,对保障奶牛饲草供应、降低饲草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吕世杰建议,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协同创新模式。
“切实加大对本土乳品企业的支持,培植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省农业农村厅奶业管理处处长赵玲说,只有在饲草料基地、优质奶源基地、冷链体系建设和品牌打造方面,全面发力,综合施策,才能在做强河南奶业上实现真正突破。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前海“智慧大脑”主体封顶 打造全国首座百米超高层数据中心
2022-07-01 10:01:26
-
南山构建常态化精准服务体系 建立不同类别企业服务机制
2022-07-01 09:59:27
-
湖南5月对非进出口额猛增 经贸活动如火如荼举行
2022-07-01 09:55:41
-
吉林延边:桑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育桑黄、木生金”乡村振兴之路
2022-07-01 09:53:56
-
西安:“夜间经济”推动文旅市场消费新升级 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夜游新体验
2022-07-01 09:52:40
-
南明区打好金融惠企“组合拳” 为重点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2022-07-01 09:46:29
-
南明区铆足干劲推动园区建设“跑起来” 切实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2022-07-01 09:45:21
-
辽宁降低机动车驾驶许可考试收费标准 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2022-07-01 09:40:58
-
辽宁执行新的“八级工”技能等级序列 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2022-07-01 09:38:38
-
鞍山为企业转型腾飞插上“数字翅膀” 积极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
2022-07-01 09:37:12
-
阜新48个大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额达102.9亿元
2022-07-01 09:33:16
-
沈阳发出首张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推动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2022-07-01 09:31:56
-
防城港成立23个乡镇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党支部 育好乡土人才促进发展
2022-07-01 09:29:10
-
防城港全力保障电煤资源供应 支持燃煤发电企业加大电力供应
2022-07-01 09:27:46
-
天天新资讯:微软情何以堪!用户对升级Win11不感冒:Windows 10才是YYDS
2022-07-01 09:09:12
-
快报:日元贬值后遭疯抢:苹果上调日本iPhone售价 不香了
2022-07-01 09:14:42
-
热门看点:郑州等地将试点电子劳动合同
2022-07-01 08:59:55
-
世界最资讯丨方太极火?Ⅱ代JEM7A,用“高效大火力”点燃燃气灶焕新热情
2022-07-01 09:03:08
-
当前聚焦: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和农村热点区域5G全覆盖
2022-07-01 09:18:43
-
精选!这场强制开发者“应用内支付”的纷争,谷歌同意给9000万美元
2022-07-01 09:01:34
-
环球今头条!《2021河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 河南5G终端用户居全国第三位
2022-07-01 09:03:50
-
天天要闻:为CyberTruck蓄力?特斯拉申请扩建得州工厂,再建4.65万平米
2022-07-01 09:11:59
-
每日热讯!部署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工作
2022-07-01 09:12:30
-
信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设立
2022-07-01 09:13:41
-
前沿资讯!特斯拉要跌落神坛?美银:未来三年内美国市占率料暴跌
2022-07-01 09:20:39
-
焦点要闻:财联社汽车早报【7月1日】
2022-07-01 09:21:33
-
【天天热闻】三大关键词 读懂国贸地产鹭岛故事
2022-07-01 08:59:23
-
防城港做好物资储备迎峰度夏 确保电力抢修物资及时有效供应
2022-07-01 09:26:43
-
防城港抓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 着力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2022-07-01 09:25:52
-
当前快讯:市领导到卢氏县调研指导工作
2022-07-01 08:59:26